暑期我们仍奋战在建设工地现场——记建设工地一线同志们的“战况”

暑期我们仍奋战在建设工地现场
——记建设工地一线同志们的“战况”
 
   随着暑期的到来,气温逐步上升,接近四十摄氏度“火城”南昌显出她应有本色,火热的太阳烘烤着瑶湖大地,入土不久的树木还不能达到郁郁葱葱,荫庇一方,但建设工地一线同志们仍坚持在建设工地现场室外作业,接受毒辣日光暴晒,室内未安装空调设施,有些工地场所甚至未接电源。同志们常常如蒸桑拿一般,汗流浃背。
   暑假学校大多数学子离校返乡,校园内大多数食堂、商铺都闭门歇业,川流不息的车流也已消失。新校园安安静静,但这里的安静却掩盖不了一股火热的干劲。建设工地现场仍然如火如荼,基建处的同志们忘却了假期的存在,投身于学校的基础建设。尽管假期期间许多同志的外出、回乡探亲计划都统统取消,而更让人感动的是一些经历了新校区一、二、三期建设的老同志,如彭建新,傅向午等,他们一如既往地为新校区建设付出汗血。
   当前学校出台新的五年计划,在校庆年要完成一系列献礼工程完成体育馆、音乐艺术广场装修和绿化工程,完成校庆四个小项目钟楼、书院、静湖桥、健康小道,启动研究生公寓、海外楼、留学生楼、教师周转房、南区综合楼共十多个项目。基建处把这些项目作为政治任务来抓,要求大家积极贯彻执行校党委书记、校长傅修延同志的讲话精神,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精神。随着校庆脚步声的临近,完工日期日益逼紧,基建处积极响应傅修延书记在7月9日全校中层干部会议上提出的“冲锋舟”精神,全面吹响建设集结号,取消节假日、双休日、八小时工作制,一切以工地需求为主线,严格按照学校年初制定的2010年工作要点,大家团结一致、下定决心,拿下建设任务。
   酷暑考验着同志们为学校奉献的战斗精神,正是由于这光荣而艰巨的工作任务,基建处涌现出一批先进模范,参加过新校区前期建设管理的老同志彭建新,患糖尿病多年,每天需打针多次,但在暑期,在烈日炎炎的工地现场,总是能看到他的身影。新来基建处工作的张荣华、吴昊同志,因工程现场需要,也放弃周末双休日,主动来到工地现场,配合协调施工现场,推动工程顺利进行。是他们没有时间观念么?当然不是。是责任心,是奉献精神,让他们改变了常人的时间观念,他们的时间是由现场工地进展情况来安排的,而不是简单的8小时上班制。当本人向他们咨询情况时,他们只是朴实的说这是工作所需,应该做好。记得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为机关干部讲党课时说过,要正确对待功劳、苦劳、疲劳,做到有功劳时不伸手,有苦劳时不计较,有疲劳时不抱怨,他们秉持的正是这样一种高尚情操。
    经过基建处同志们的努力,你已可以试着踏健康小道,倾听着瑶河水声,环游校园;经过同志们的努力,你已可以走进杏岭,横过微型书院走廊,感慨古老的书院传统在这里生根发芽;经过同志们的努力,你已可以站在图文信息中心顶楼的中央,用手触摸高悬的铜钟,仿佛钟声响彻整个瑶湖之畔,余音萦绕在校园上空;经过同志们的努力,你已可以从正大广场信步通过静湖桥,步入知识之门,这座桥不仅装点了美丽的静湖,也成了一座通向知识之桥;……
   关于瑶湖边上这座学堂的建设,傅修延先生、王东林先生等前辈已发表数篇文章,对新校区建设作了最美的礼赞和设想叙说过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故事。如今为完善新校区规划和功能需要,学校党委行政又实行英明决策,在人气较少的瑶湖西面,体育馆和音乐艺术广场的东面,兴建可容纳近2000名学生和700户教师、留学生的研究生公寓、海外楼、留学生楼。建成之后,师生同校问题得以解决,沿瑶湖之滨一带校区也将兴旺。“弦歌声起瑶湖畔”,只要学校在建设,在发展,建设者就需努力,弦歌之声就将永远在瑶湖之畔传出动人乐章,美丽的校园故事也将继续为后人叙说。
                          
                《师大的脚步声》
雄心壮志起杏岭,
薪火相传至瑶湖;
 师大儿女述拼搏,
 巍巍校园拔地起。
 看,我莘莘学子,
  桃李芬芳布四海;
 听,我前进步伐,
  弦歌之声永不息。
 
赵苗2010年7月16日晚止笔于青山湖校区教师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