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范大学基建管理处 工 作 简 报 第7期 基建处办公室编 二〇一〇年七月二十一日 本期导读 ◆ 2010年5月10日现场协调会 ◆基建处党总支组织全处同志冒雨实地考察共青校区 ◆校领导视察音乐艺术广场工地 ◆校领导视察校庆工程建设工地 ◆2010年7月8日体育馆工程倒排时间会议 ◆暑期我们仍奋战在建设工地现场——记建设工地一线同志们的“战况” 2010年5月10日现场协调会 2010年5月10日,处长丰平、党总支书记邓琚莲、副处长傅向午以及各科负责人现场实地查看了音乐艺术广场和体育馆两大工程,并在现场与施工方、监理一同召开了工程协调会议,会议就工程进程以及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 会上,监理以及施工方代表做了工作汇报,并提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会上,丰平强调,工程进度仍是令人担忧的问题,施工单位必须拿出办法,改变管理模式,科学安排工作。现场协调会的决议一定要执行,监理要加强督办。 (文/图 赵苗) 基建处党总支组织全处同志冒雨实地考察共青校区 “建筑专家们,看,这就是青年水库。”在共建办副主任周建国的讲解下,6月8日下午,基建处党总支组织全处同志顶着倾泻的大雨察看共青校区。 在雨水的冲击下,路面泥泞湿滑,常遇坑洼积水,行进十分不易,但基建处做为共青校区规划设计组,内心承载着该如何去画这片美丽蓝图的历史重任,相对此重任而言,眼前的任何困难都轻如鸿毛,随风飘走。人群中时时传出“小心地滑、小心陷泥”,大家相互提醒着,移步移视,用自己专业的视角观测着每一处湿地与山坡。 共青校区在雨水的洗礼下,它原生态面貌更表露无遗,一尘不染。远看,小山树木苍翠森森、青幽诱人,平阔的湖水依山成伴,水上三两只丽鸟戏水成舞,姿态可人;近看,水杉、杉树,以及其他未知名的树种,枝叶挂珠,晶莹剔透,宛如正出浴的美人;让雨水压弯的柳条干脆垂入青年水库中,享受着水中的乐趣。基建处的建筑师们,近20把雨伞在共青校区的平野上开放,犹如开在山丛水际间的美丽鲜花,他们时而出现在田埂上,时而出现在草丛中,时而出现在林叶间,与周围的一切一同构成雨中山水画。望着山坡,看着水面,基建处同志们不时地比划着,不时地盘算着,一个个设计的灵感,一个个大胆的创意在这美丽的雨伞下诞生。 共青校区纳下了他们新鲜的不可抹去的脚印,他们的灵感、他们的创意也许会在这片处女地上生根发芽,这是开始而不是结束。“筚路蓝缕起杏岭”,杏岭的奠基石也将会在这里落户,杏岭的优良精神也将在这里传播发扬。 (文 基建处 赵苗) 校领导视察音乐艺术广场工地 6月22日下午,校党委书记、校长傅修延在校长助理熊大冶、音乐学院、基建处负责人的陪同下视察了该工程的进展情况。 傅修延一行对该工程的电影院部分、音乐厅部分、舞台部分、露天广场部分逐一进行实地查看。视察中,傅修延对工程设计效果到施工进度进行了深入地解,对该工程进展中遇到的局部规划调整问题,音乐厅装修问题,认真听取了基建处、音乐学院负责人的意见,现场商定解决办法。 视察后,傅修延书记要求基建处想尽一切办法,克服目前雨季困难,加速推进工程,并对该工程的质量和工期提出了明确要求,责成相关人员落实到位。 (文/基建处 赵苗) 校领导视察校庆工程建设工地 随着校庆脚步声日益临近,校庆工程是否能按期按质完工,成为校领导心头的一件大事。7月6日下午16时,阵雨清洗了瑶湖校园,各校庆工程工地地面变得泥泞而坑洼,积水不时出现在路面上,刚指导完南区综合楼项目的分管校领导徐耀耀副校长,在基建处负责人及施工方代表的陪同下,一边避免地面积水、坑洼,拾路而走,一边细心察看工程建设状况。 在视察音乐艺术广场工地时,基建处处长丰平详细汇报了该工程各项安排,设计变更情况以及各场地的主要功能。当谈到工期问题时,徐副校长仔细进行询问,要求安排人员加班加点挽回因雨季带来的影响,并且提醒在场人员,农业“双抢”即将来临,要提前作好准备,避免因此影响工期。 据了解,前段时间,因连续强降雨以及江西洪灾给施工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拖延了工期,校党委书记、校长傅书记专门赴音乐艺术广场工地进行视察、并且就有关事项作出具体指示,现施工已全部恢复正常。 视察完音乐艺术广场建设工地,天下起雨来,徐耀耀副校长一行顶着大雨又匆匆来到体育馆建设工地,以及校庆四个小项目工地进行实地察看,并且了解项目进度、付款情况等,要求基建处要争分夺秒、顽强拼搏,在约定工期内拿下建设任务。 视察结束后,徐耀耀表示,明天将请傅修延校长召开音乐艺术广场建设工地现场办公会,解决工程中存在的一揽子问题,扫清障碍,推进工程。 (图/文 基建处 赵苗) 2010年7月8日体育馆工程倒排时间会议 为加速推进工程,确保体育馆工程在两周内竣工,7月8日下午,基建处组织召开工程倒排时间会议,我处工程技术科邱政伟、刘玉铭、侯加仁以及新闻中心王景洪、施工方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傅向午副处长主持。 会议要求暖通、土建、消防拿出倒排时间表,时间表必须明确每一项工作的具体完成时间,时间精确到半个工作日,不漏一项工作。暖通和消防时间表要与土建汇总。各工种之间必须合理衔接,不留冲突与间隔,倒排时间汇总表需经过工程技术科的审核后执行。进度表于7月9日提交基建处。 为不影响整体施工进度,会议强调,进度相对滞后的暖通项目经理必须每天到场上班,加班加点将进度赶上,不拖其他工种后腿。 基建处自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以来一直在探索合理科学的管理模式,倒排时间表是周一现场办公会之后又一新举措。相信该项管理制度的实施必然会大大改变建设工地工作状态。 (文 基建处 赵苗) 暑期我们仍奋战在建设工地现场 ——记建设工地一线同志们的“战况” 随着暑期的到来,气温逐步上升,接近四十摄氏度,“火城”南昌显出她应有本色,火热的太阳烘烤着瑶湖大地,入土不久的树木还不能达到郁郁葱葱,荫庇一方,但建设工地一线同志们仍坚持在建设工地现场室外作业,接受毒辣日光暴晒,室内未安装空调设施,有些工地场所甚至未接电源。同志们常常如蒸桑拿一般,汗流浃背。 暑假学校大多数学子离校返乡,校园内大多数食堂、商铺都闭门歇业,川流不息的车流也已消失。新校园安安静静,但这里的安静却掩盖不了一股火热的干劲。建设工地现场仍然如火如荼,基建处的同志们忘却了假期的存在,投身于学校的基础建设。尽管假期期间许多同志的外出、回乡探亲计划都统统取消,而更让人感动的是一些经历了新校区一、二、三期建设的老同志,如彭建新,傅向午等,他们一如既往地为新校区建设付出汗血。 当前学校出台新的五年计划,在校庆年要完成一系列献礼工程:完成体育馆、音乐艺术广场装修和绿化工程,完成校庆四个小项目钟楼、书院、静湖桥、健康小道,启动研究生公寓、海外楼、留学生楼、教师周转房、南区综合楼共十多个项目。基建处把这些项目作为政治任务来抓,积极响应傅修延书记在7月9日全校中层干部会议上提出的“冲锋舟”精神,全面吹响建设集结号,取消节假日、双休日、八小时工作制,一切以工地需求为主线,严格按照学校年初制定的2010年工作要点,大家团结一致、下定决心,拿下建设任务。 酷暑考验着同志们为学校奉献的战斗精神,正是由于这光荣而艰巨的工作任务,基建处涌现出一批先进模范,参加过新校区前期建设管理的老同志彭建新,患糖尿病多年,每天需打针多次,但在暑期,在烈日炎炎的工地现场,总是能看到他的身影。新来基建处工作的张荣华、吴昊同志,因工程现场需要,也放弃周末双休日,主动来到工地现场,配合协调施工现场,推动工程顺利进行。是他们没有时间观念么?当然不是。是责任心,是奉献精神,让他们改变了常人的时间观念,他们的时间是由现场工地进展情况来安排的,而不是简单的8小时上班制。当本人向他们咨询情况时,他们只是朴实的说这是工作所需,应该做好。记得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为机关干部讲党课时说过,要正确对待功劳、苦劳、疲劳,做到有功劳时不伸手,有苦劳时不计较,有疲劳时不抱怨,他们秉持的正是这样一种高尚情操。 经过基建处同志们的努力,你已可以试着踏上健康小道,倾听着瑶河水声,环游校园;经过同志们的努力,你已可以走进杏岭,横过微型书院走廊,感慨古老的书院传统在这里生根发芽;经过同志们的努力,你已可以站在图文信息中心顶楼的中央,用手触摸高悬的铜钟,仿佛钟声响彻整个瑶湖之畔,余音萦绕在校园上空;经过同志们的努力,你已可以从正大广场信步通过静湖桥,步入知识之门,这座桥不仅装点了美丽的静湖,也成了一座通向知识之桥;…… 关于瑶湖边上这座学堂的建设,傅修延先生、王东林先生等前辈已发表数篇文章,对新校区建设作了最美的礼赞和设想,叙说过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故事。如今为完善新校区规划和功能需要,学校党委行政又实行英明决策,在人气较少的瑶湖西面,体育馆和音乐艺术广场的东面,兴建可容纳近2000名学生和700户教师、留学生的研究生公寓、海外楼、留学生楼。建成之后,师生同校问题得以解决,沿瑶湖之滨一带校区也将兴旺。“弦歌声起瑶湖畔”,只要学校在建设,在发展,建设者就需努力,弦歌之声就将永远在瑶湖之畔传出动人乐章,美丽的校园故事也将继续为后人叙说。 师大的脚步声 雄心壮志起杏岭, 薪火相传至瑶湖; 师大儿女述拼搏, 巍巍校园拔地起。 看,我莘莘学子, 桃李芬芳布四海; 听,我前进步伐, 弦歌之声永不息。 (文 基建处 赵苗) 工程快讯: 1. 体育馆、音乐艺术广场周边绿化工程已于7月8日进场开工 2. 理电学院办公室隔断工程将于近期开工 3.校庆工程健康小道已近尾声 抄报:校领导 校长助理 共印20份 |